生物柴油難解德國能源困境
戴著頭盔和防護鏡,科技日報記者參觀了蒂維森位于北威州馬爾化學工業園的生產基地。2021年,蒂維森公司每天處理大約2000噸菜籽、葵花籽和亞麻籽,從中可以生產800噸油和1200噸飼料。通過兩條煉油生產線進行精煉,公司每年可生產植物油約3億升。
自2002年在馬爾化學工業園建立生物柴油廠以來,蒂維森公司利用自己在油料生產領域的經驗,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了所謂的連續酯化工藝,通過添加甲醇生產菜籽油甲酯。與通常的方法相比,該過程不需要離心機,因此生產更加經濟。這種生物柴油與石油提煉的柴油非常相似,深受市場青睞。該生產基地擁有每年25萬噸生物柴油的產能,曾經一度滿負荷運轉。
不過,因為疫情和市場等原因,蒂維森公司今年的生物柴油產量可能會繼續大幅下滑。首要的原因是德國市場上食用油短缺,導致價格飛升數倍。超市里葵花籽油每升漲至5歐元,還始終斷貨。在現貨市場上,一噸菜籽油目前比一噸生物柴油更貴。這意味著原料比最終產品的成本更高。盡管生物柴油仍然是企業“價值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”,但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從能源用途轉為食品行業已有數周時間。
另一方面,生物燃料生產對糧食供應造成的影響已不容忽視。據德國生物燃料工業協會的數據,2020年德國制造商生產了約340萬噸生物柴油。德國為此種植了575000公頃油菜籽。加上生物乙醇,生物能源生產已占用了德國約6.6%的耕地。近日,德國聯邦環境部部長施特菲·萊姆克明確表示,將限制生物燃料的生產,將原本用于生物燃料生產的農業用地用于食物生產。